8月10日,我和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范喜军一起踏上了去往宜昌的家访之路。家访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家校联系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推动和延伸,是沟通教师、家长、员工心灵的桥梁。这天,外面的天气依然骄阳似火,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带着一份责任和期盼,我的心也随之沸腾起来。
(范喜军与刘同学及刘同学弟弟合影)
此次家访的员工,学院一直在关心、牵挂着。小刘同学是一名由于出生时大脑缺血缺氧导致后面肢体功能轻微失调的员工,但他却阳光向上。2022年下学期学校因新冠疫情封控期间,当天晚上小刘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学院志愿者帮助他人,但是在一个下午,匆忙准备去进行志愿者送餐的他,被床帘绊下了床,导致右侧尺骨上段骨折,右肘关节脱位。尽管这样,他还是每天一边在医院治疗,一边克服困难积极学习。
(徐可与刘同学一家合影)
小刘是五峰山区一名贫困家庭学子,一家四口人。当天刚到刘同学家小区楼下,就见到早已在等待的他,他一边招手一边笑着喊着:“老师,这儿!”刘同学的父母很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刚进门就一直握着我们的手说:“没想到老师们能来这么远的地方家访,很感谢老师们对我家孩子这么关心。”在聊天过程中了解到家里现在主要靠父亲在外打工的工资来支撑,母亲则负责照顾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以及刘同学年幼的弟弟,对于如此百般辛劳,他的父母也无怨无悔。
(范喜军给刘同学父亲看成绩单)
对于刘同学的未来就业,他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在外勤奋读书,一直鼓励刘同学考研,这样未来就多一份机会。对此,范喜军也很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并且将早已准备好的本学年成绩单给父母看,介绍了刘同学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其个人身残志不残,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为班级做好任课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学习桥梁纽带作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家长在看到成绩后一直在说,我们年轻时没有机会读大学,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起点,也感谢学校老师们的辛勤传道和付出。
在与刘同学交流暑假社会实践中,知晓刘同学在协助社区做好数据统计工作,范喜军表示非常欣慰,新时代老员工一方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把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作为立身之本。刘同学还谈到,他自学了Pr剪辑,每天还在网上接单,副书记范喜军说,自食其力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希望他把此项技术学好学精服务社会,也鼓励该生积极申报学校奖助学金,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并为刘同学对于选择考研学校和专业、为其未来的就业给出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刘同学很感激老师们对他的关怀,他很坚定地对我们立下保证:“我一定刻苦学习,不辜负老师们对我的关怀和期盼!”
(范喜军送上慰问金)
在最后,范喜军也将学校为家访同学准备的慰问金送上,并表示刘同学要是以后哪些方面有困难及时找学院老师寻求帮助,学院一定尽最大所能提供帮助,“有困难,学院在!”在家访回去的路上,也收到刘同学的父母发来感谢信,信中写道:“谢谢您们不辞辛苦来看孩子,他的优秀来源于学校老师教得好,感谢各科老师的付出,谢谢您们对他的照顾,我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千言万语,唯有感谢,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看到这,我想可能这就是家访真正的意义吧。
家访使我们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密切起来,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勤于家访也是教师带好一个班级的秘诀之一,能更真实了解员工成长环境、求学历程、家庭愿景,为学院员工管理工作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做好班级建设和促进员工个人学习发展更上一层楼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