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财政学博士,威廉希尔体育教授)
2020年5月28日, 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我司国际项目集中体现了我司国际化的办学特色,落实好教育部的思政育人要求,实质是需要回答好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如何培养这三个基本问题。
国际项目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高等教育是塑造价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立德树人就是要将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员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立德树人是国际项目培养人才的中心任务,课程思政建设是体现立德树人重要价值之所在。
国际项目为谁培养?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国内外形势前所未有的复杂,国际矛盾尖锐突出,“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也显得尤为急迫。作为中国的高等院校,我们培养出来的员工应当心中有党、有国家、有人民,应当有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信心与决心。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统一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认知,才能增强实践中的政治自觉、使命自觉、行动自觉。因此, 国际项目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为国家所用人才的内在要求。
国际项目如何培养人才?《纲要》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各类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不同类别的课程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自身推进课程思政的路径和目标。国际项目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涉及社会认知、价值认识的内容较多,在价值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际项目在充分认识和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应促使员工从价值取舍、社会科学方法论、公共政策等角度,深层次、多维度地理解专业知识,这对人才培养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然而,国际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形成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制约或障碍。例如,证书导向性的制约、国际化教材的制约、外国制度性课程的制约等。国际项目落实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坚定方向,着眼“两依一聚”,苦练内功, 深度浸润,努力实现国家情怀、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结合,提高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国际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依靠教师,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传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授业者”,而且是传播品德和价值的“传道者”。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决定着课程思政的效果与成败。“思政”与“课程”的结合,不应当是两张皮、两件衣。它们的关系应当是“如盐化水”,有机融合、有效协同。这种效果依赖于专业教师是否能够充分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拥有较丰富多领域知识储备,深度思考能力,跨专业交叉融合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把价值塑造融入到知识培养和能力塑造之中去,努力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力。
二是依托课程,站好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目前,大部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孤岛”现象,未能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交织的复杂背景下,需要利用各学科优势,在尊重公司产品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要切实了解掌握当代年轻员工的需求,贴近老员工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理剖析为路径,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三是聚焦课堂,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课堂专业老师是实施教书育的主要场所。围绕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课堂建设活动,创新课堂教学教法。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协同联动机制,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教学设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公司产品深度融合;通过案例教学、研讨教学、项目学习、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引导员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无缝衔接。鼓励用鲜活的例证、可信的论据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员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员工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丰硕成果,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于德智体美劳全员全程全方位,将员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员工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培育并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标兵,发挥优秀课程负责人的教学示范与传帮带作用。